相似文獻/References:
[1]崔宏俊,李克永,朱滿宏.成像測井在延長氣田上古生界沉積特征分析中的應用[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6(2):210.
[2]張字龍,漆富成,李治興,等.南秦嶺西亞帶碳硅泥巖型鈾礦化與沉積環境分析[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5(2):149.
[3]朱志軍,郭福生,孟顯云,等.馬爾柯夫鏈分析在甘肅禮縣地區上石炭統東扎口組沉積相研究中的應用[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9(4):327.
[4]郭 輝,吳世強,曹衛生,等.江漢盆地潛江凹陷東南部儲層特征研究[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0(3):231.
[5]張景業,楊秋玲,朱彥彥,等.新安地區劉家溝組風暴巖沉積特征及地質意義[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41(3):250.
[6]姜美珠,聶逢君,張成勇,等.吐哈盆地克爾堿向斜構造特征與砂巖型鈾礦目的層沉積相、微相及其找礦意義[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41(4):315.
[7]王浩鋒,劉 波,陳 霜,等.利用視電阻率測井曲線形態特征定量判別沉積相[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42(4):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