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獻/References:
[1]鐘延秋.大慶長垣構造演化特征及對砂巖型鈾礦成礦的控制作用[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5(4):315.
[2]劉 杰,聶逢君,侯樹仁,等.中新生代盆地砂巖型鈾礦床鈾礦物類型及賦存狀[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6(2):107.
[3]李保俠,劉坤鵬.鄂爾多斯惠安堡逆沖斷褶帶式砂巖型鈾礦礦化特征及成礦模式[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6(6):1.
[4]封志兵,聶逢君,嚴兆彬,等.松遼盆地西部斜坡構造-流體演化特征與鈾聚集[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7(1):13.
[5]李曉翠,劉武生,賈立城,等.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地區砂巖型鈾礦預測及找礦方向[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7(2):158.
[6]李寶新,尹 敢,榮建峰,等.西藏鄔郁盆地砂巖型鈾礦可地浸條件研究[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9(3):239.
[7]武正乾,王居里,周 偉,等.十紅灘鈾礦床層間氧化帶尖滅區Se,Re,Mo的富集特征與機理[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0(2):126.
[8]喻 翔,李西得,萬漢平,等.AMT方法在工連盆地騰格爾均陷南緣中的應用研究[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0(4):362.
[9]任偉龍,寧 君,翟亮亮,等.綜合地球物理勘探在八仙筒地區砂巖型鈾礦勘查中的應用[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0(3):279.
[10]張更信,苗愛生,李文輝,等.泊爾江海子斷裂帶在砂巖型鈾礦成礦中的作用[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9(1):15.